.:.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不要沦为随叫随到的人:从经济学中学到的三个道理
本頁主題: 不要沦为随叫随到的人:从经济学中学到的三个道理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大师兄的救兵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1238
威望:410 點
金錢:18387 USD
貢獻:11212 點
註冊:2015-12-15

不要沦为随叫随到的人:从经济学中学到的三个道理

我从小一直是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而且我极其不喜欢用“术”去约束自己,那样的话,我会觉得匠气太重。


所以成功学,鸡汤文学我是一概不看。


但是随着中年人对于实用主义的刚需,我近几年开始看一些历史和经济学的书,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渐渐理解为什么说读史使人明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冠。


历史的妙处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你犯的绝大多数错误,都曾有人犯过,在各个时代,以各种方式。


经济学不会真的让你变得更有钱,但是它会指导你去做选择取舍,和理性思考。


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People face trade-offs,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我初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时候,第一感受是,这不是我早就知道的道理吗?


比如第一条,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第二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吗?


但是其实我们确一直在犯常识性错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给你吃,给你穿,结果你就考这么个烂分数。


但是孩子无论表现如何,吃穿用度是父母必须要付出的,这个不是成本;真正的成本是,父母养孩子花的时间和钱如果干别的,所牺牲的,即机会成本。


有一个简单的图解释了这个概念:





经济学的很多概念是基于稀缺,就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机会成本,就是你做了这个事情,就占用了你做其他事情的可能性。


我推荐所有青少年和年轻人看一部英国电影,叫《成长教育》。


成绩出色,气质姣好的高中少女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忽然一天偶遇眉眼温柔的绅士。


有颜又多金,香槟夜总会名流聚会,为了庆生直接带她从伦敦飞去巴黎。





少女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名利场的捷径,最后戛然而止于发现男主已婚。


之所以这部电影可以叫An Education,就是即使男主未婚,这个女孩的机会成本是:她本来学业很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考上牛津,可以自己拥有这一切。


我周围也有嫁得“好”的例子。我有个同事是工薪家庭出身,家里拼劲全力送女孩去美国富人学校念书,后来顺利和同学中的江浙沪家族企业继承人结婚。


乍看她比我们经济压力都小,每天也是换着车开,但是她明明有升职机会却主动放弃。


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因为她的丈夫基本好吃懒做,所以如果她太优秀夫家会觉得没面子,但是她吃穿用度都是夫家在支撑,她只能怀揣着一颗上进心上班被动摸鱼。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趁年轻貌美的时候嫁给有钱人没有问题,因为是用青春去变现。


而且也不要去说什么这样不好要靠自己努力,先天和后天的美丽都需要很努力的。


这个选择最应该考虑的是,损失掉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如果牺牲掉的那个选项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价值,在经济学的视角里,那就是不划算的。


二、沉没成本和沉没成本误区


沉没成本用我们最常用的逻辑解释就是,来都来了。


这个背后的场景通常是,虽然花了一笔冤枉钱,但是事已至此,就硬着头皮走下去。


花了50块钱买了电影票,看到一半发现极其无趣,会自圆其说,也许后半段会精彩,都坐了这么久的车到了电影院,不如就看完吧。





其实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沉没成本指已经产生的不可追回的成本,不应该作为未来决策的判断依据。


已经花掉的50块是沉没成本,在决定“我是应该留在电影院看完,还是应该走掉”时应该排除它的干扰。


不然会继续消耗你更多的成本,包括勉强留在电影院的时间,和你因为不情不愿带来的情绪消耗。


但是很吊诡的是,大多数人,包括经济学家本人也很难不陷入——沉没成本误区,因为人总是对自己已有的投入无法理性割舍,见好就收及时止损都很难做到。


有一句很好的英文总结就是Throwing good money after bad(把好钱花在坏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逢赌必输,因为赢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是自己技艺超群,输的时候总是觉得是运势不好。


有很多情侣的恋爱长跑是因为觉得一纸证书没那么重要,但是我真的见证了很多,包括曾经的我自己,都是因为风险厌恶而陷入了沉没成本误区。


我在28岁的时候,已经和恋爱5年前男友到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地步。


可是当时我居然苦苦哀求他不要分手赶紧结婚,而且细想也不是我有多爱他,而是我觉得:我已经过了最佳择偶年龄,出去相亲估计别人都会觉得我年龄太大,而且再找碰到渣男怎么办,他至少人品还是好的。


我就这样拖到了快30岁被动分手,再回头看真的觉得自己好傻;如果是不对的人,到30岁,50岁也是损失;已经恋爱了5年,即使结婚了也没有挽回我已经失去的5年,这5年已经追不回来了,我却还想着要赖在一段破败的关系里。


三、只要还没进棺材,就有可能翻盘


作为一个门外汉,读经济学让我受用最多的概念是,稀缺和长期。稀缺我已经解释过了,就是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稀缺资源。


不要把自己的时间不当回事,不要让自己沦为随叫随到的那种人。


其实很多我们觉得活得通透的人,都表现出的是反社交,比如我很喜欢的蔡康永,新裤子的彭磊。


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用表面的冷漠来提升效率,把自己的时间用在自己想付出的事情和人上。


真正的经济学家思考都是长期主义,我不知道巴菲特本人是不是真的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但是复利的长期作用是可以积累巨大的财富的。


现在的人很喜欢说,还是要搞钱,节流不如开源。


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开源何其难,而节流是我们最能够控制的。


如果用以复利原理,就是你可以把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计息方式一直储蓄,最后的收入是惊人的。


这也解释了我们周围有些人,拿着比你低的工资,但是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已经买了房和车。


而沉没成本不应该成为未来决策的依据,即著名的“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让笃信经济学原理的人可以相信,既往不咎,未来可期。


人生是一场疲于奔命的马拉松,太多短视的人却视为一场百米赛跑,怀抱长期主义,高处不得意,低处不气馁,只要还没进棺材,这场游戏就没结束。


赞(2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2-03 13:0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24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