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梆梆肉”,不只是外地的朋友,恐怕很多长居西安本地的人也鲜少听闻。但若说起葫芦头泡馍,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甚至不少都还品尝过这道美食。年轻的时候,隔上两三天总要吃上那么一回。半斤梆梆肉,两瓶青岛,一碗面,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是优于操逼的选择。现在人到中年,一是尿酸略高,不敢再肆意吃喝了,二是囊中羞涩,想要来顿过瘾的,要小100.
葫芦头泡馍,为何要叫做“葫芦头”呢?难道与葫芦有什么关系?其实并没有。
葫芦头泡馍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制作葫芦头泡馍的主要原材料——猪大肠。猪大肠通常都具有极厚的油脂,如不细看,确有些像平时所见的葫芦,因此才得来这么一个“雅称”。
葫芦头是由猪大肠所制,这个相比大家都已知晓。其实这梆梆肉所用的原料,也是猪大肠。两者一脉相承,所用原材料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的是,在西安街头售卖梆梆肉的商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同时售卖葫芦头泡馍的。
早年间,街头售卖梆梆肉的小贩,俱是身背椭圆形木箱,手执木鱼状梆子,通过不断敲击出“梆~梆~”的声响以及吆喝而进行贩卖,因此得名为“梆梆肉”。
梆梆肉的制作过程极为繁琐与讲究,通过将新鲜的猪大肠多次洗净、摘油、除腥去腻,后另起锅灶煮沸料汤,放入处理好的大肠后文火炖煮许久,再出锅箜水,最后用木屑、锯末、茶叶、柏枝、谷草等点火熏制而成。
成品的梆梆肉,色泽红润、肉嫩味醇、不曲不卷、平整亮鲜、熏香浓郁,入口后细嫩光滑而又筋道,令人齿颊留香,可以说是越嚼越香、越嚼越想。最早在街头就地熏制梆梆肉的,是将煮熟的猪大肠架在盛满锯末铁箱的金属网筛上,用燃烧锯末后余烬的白烟捂盖恶薰,火候的掌握、熏炙用的材料都极其讲究,但这种传统方法显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现如今已不可能继续沿用,即便如此尽量使用天然材料熏制,是保证“梆梆肉”保持传统熏制食品特点的基本要求,桃木、梨木、松柏木,类似这些天然的材木依然是上上之选。
“梆梆肉”的制作,除了以猪大肠为主料,还要有猪头肉、猪肚、猪心、猪肺、猪肝、猪尾等,配以精盐、麻油等诸多调料共同熏制,其肉嫩味醇、熏香浓郁,不曲不卷、平整亮鲜,色泽焦黄、不发乌黑,入口细嫩光滑而筋道,吃了之后回味令人齿颊留香,绵延不绝。
时至今日,街面上已经看不到卖梆梆肉的小贩了,往常的小推车、“梆~梆~”的贩卖早就没了踪影。不过,梆梆肉还是在的,找一家老字号的葫芦头泡馍馆子,那儿一定有得卖。
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