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俄亥俄州的列车脱轨事件引发热议。 据悉,列车内装载的是有毒化学物品,氯乙烯。 随着列车的爆炸,该物质燃烧生成巨大毒雾,并进入附近河流区域。 有关媒体称,本次事件的危害程度,可能不亚于切尔诺贝利事件。 目前,尚无脱轨事故造成伤亡的报道。 但,一些居民在社交媒体表示,当地的动物正在死亡。 部分居民感到头痛和身体不适。 列车脱轨后,当地1500至2000名居民接到疏散通知。 学校停课一周,部分道路被关闭。 其实,这场撤离在几个月前就曾上演过一次。 一部电影,几乎一比一预演了这起事件。 更为神奇的是,它试图揭露出悲剧的真相—— 《白噪音》 White Noise 影片改编自唐·德里洛的同名经典小说。 该小说被誉为继《1984》之后,又一部后现代反乌托邦的警世预言。 其中的内容,与今日现实如出一辙。 首先,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故。 故事同样发生在俄亥俄州。 郊外,一辆大货车驶过。 副驾驶座位上,一瓶威士忌在颠簸下摇摇欲坠。 司机伸手想要接起,不自觉侧过身去。 货车因此东倒西歪,背后印着的警示语,格外扎眼—— 「易燃物」 当司机再抬起头来,已经来到了铁路面前。 一辆列车,正横亘在他面前。 司机躲闪不及,狠狠地撞了上去。 车厢分离,侧翻在地。 货车装载的易燃物不断流出。随着一声巨响,列车车厢也尽数被引爆。 对比媒体提供的视频素材,电影中的这一幕,与真实画面极为相似。 其次,同样的黑烟,同样的蔓延。 现实中,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不少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 天空一片昏暗,飘荡着黑色的不明烟雾。 「这些不是乌云,是他们烧掉的毒气。」 电影中,大学教授杰克(亚当·德赖弗饰)也第一时间目击。 透过望远镜,他看到巨大的黑烟迅速升腾。 到了夜晚,这股烟雾更是席卷而来。 并伴随着闪电,呈现出诡异的紫光。 再者,同样的政府官话,同样的群众忧虑,同样的媒体舆论。 俄亥俄州泄露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噤声。 当被质问有害化学物是否已进入河流时,官员们也开始打太极。 一面推卸责任,一面又在含糊其辞中透露出事件的严重性。 「如果是我,我会喝瓶装水」 在电影中,也早有讽刺。起初,杰克自信地向家人表示,根本不需要撤离。 事故现场距离城内,尚有一段距离。 况且,往年这时的风向是朝反方向,吹不到这边。 「因为就是不会!」 身为教授,他有着丰富的学识。 面对忧虑的妻子,他还站在宏观的立场,摆出悲天悯人的姿态。 声称,这场灾难中,只有穷人会遭殃。 「社会的组成方式,就是会让贫穷和低教育程度的人,受到更多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影响。」 传递出乐观信息的,还有各式媒介。 广播第一时间插播了事件的进展。 播报员安抚群众,称只是普通爆炸产生的烟羽。 随后,电视也跟进报道,将事件升级。 专家出面,将爆炸生成的烟雾,定性为浓烟黑云。 人体吸入后,会产生手心出汗、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 网络上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 不断有人揭露,列车内运输的实为萘欧酊D。 引发症状也更正为心悸、出现幻觉。 「空气含毒事件」 一直拖到了晚餐时间,杰克一家仍犹豫不决。 这时,窗外警铃大作。 社区的警车驶过街头,呼吁居民迅速撤离。 他们仓皇上路,朝城外的避难所驶去。 可偏不巧,车没油了。 加油站的员工早已撤离,杰克只好亲自走到车外操作。 殊不知,一片云雾正从背后逼近,悄然掠过他的头顶。 落下的雨水,滴打在杰克的身上。 那晚的雨水,极有可能携带有害物质。 据官方给出的说法,不能在室外暴露超过20秒。 否则,极有可能致癌或死亡。 而杰克在雨中,一共站了两分半钟。 「我就要死了」 本片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上一部作品,是4年前的大热门《婚姻故事》,至今保持在豆瓣8.6高分。 遗憾的是,这部新作在去年上映后,口碑翻车。 豆瓣评分只有6.1。 许多网友不留情面地给出差评,觉得内容怪诞,情感悬浮,无病呻吟。 万万没想到,半年还没到,影片内容就真实再现了。 引得不少人重新去找来这部片看。 不过,本片并没有停留在对灾难事件的刻画。 而是更进一步,探索了一场意外对个人与家庭的打击。 灾难发生前,杰克夫妇是远近闻名的幸福伉俪。 一同抚养孩子,在大学城里过着平凡温馨的日子。 平日最爱逛的就是超市,流连于琳琅满目的货架间。 他们深爱彼此,许下诺言。 都想比对方早死,不愿自己孤孤零零地活在这世上。 「没有你的人生会难熬、悲伤又孤独。」 毒气事件后,一切都变了。 杰克往日抗拒体检,如今成了医院的常客。 即使医生明确告知他的身体很健康,他也千方百计想要挑出毛病。 妻子同样很反常。 她开始变得健忘,连孩子的名字也经常叫错。 经常开车外出,不知所踪。 杰克在屋内暖气片的隔层里,发现了妻子偷藏的一瓶小药片。 名字叫作「戴拉」。 吊诡的是,杰克想尽一切法子都无从得知「戴拉」的信息。 打电话给妻子的私人医生,却被告知从来没有开过这种药物。 拿到学校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也称,其成分未知。 杰克毫无头绪之际,妻子却主动摊牌了。 她曾在无意间看到小报上的一则广告,招募人体实验志愿者。 帮助某制药机构,研制一种抵御衰老的药物,也就是「戴拉」。 报名后,她成功通过了初筛,进入最终测试。 而测试的条件之一,竟是出卖自己的身体。 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她每周都要驱车前往一处偏僻的汽车旅馆,和产品经理上床。 妻子说完将头埋进了被子里。 她的辩词听起来很自责,也很苍白。 「我很爱你,但我对死亡的恐惧超过了对你的爱。」 杰克陷入了沉默。 恍惚间,他想起了与妻子躺在床上的一次次夜谈。 关于生死的许诺,只是一场谎言。 「但你对死亡的抗拒,甚于你对孤独的恐惧。」 第二天一早,杰克开始翻箱倒柜。 他没有记恨妻子的背叛,反而生出了一丝期待。 自己接触过含毒雨水,一定命不久矣。 「戴拉」,是他最后的希望。 即使没什么用,他也想试试看。 「绝望的人就是会这样。」 在废品堆里,他找到了妻子那天所看的小报。 循着广告标注的信息,他敲响了那间妻子口中的汽车旅馆房间。 刚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自己的诉求。 「我想活下去」 屋内的灯光昏暗,「戴拉」被洒落一地。 眼前的男人秃顶、邋遢,和「经理」二字毫不沾边。 听说杰克想要买药,他露出不屑的神情。 「戴拉失败了」 杰克面无表情,听着经理一字一句地描绘自己妻子上床的细节。 他掏出手枪,扣下了扳机。 还没反应过来,经理已经倒在血泊中。 电影中,毒气事件很快就过去。 超市的货架上,再度摆放起琳琅满目的商品。 顾客们穿梭其间,仿佛与毒气事件前没有分别。 人们回到各自的家中,却再也拾不起曾经的生活。 对于宗教,他们不再虔诚。 对于爱情,也丢失了信仰。 天空中的毒云早已消散,死亡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阴霾。 杰克的悲剧,看似归因于突发的灾难、妻子的背叛。 但,有毒物质并未危及他的健康。 他对死亡的抗拒,也远甚于对妻子的爱。 真正投毒的凶手,或许藏在电影的题眼——白噪音。 举一例。 在逃亡途中,杰克不慎将车开入了河流。 车上的孩子们毫不关心,反而激烈讨论着绵羊是否有睫毛。 「没人想留意一下我们此刻的处境吗?」 家人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毒气的化学成分。 每个人都是道听途说,却争得面红耳赤。 在这些戏剧冲突的节点,导演都插入了大段无意义台词。 带有误导性的信息,加重了不安全感。 这种迷雾般的不确定性,长久地笼罩在杰克身旁。 「家庭是一切错误信息的摇篮。」 媒介更是如此。 灾难事件中,媒体报道的偏差,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判断。 报道的导向性,往往牵扯各方利益,反而忽视了灾区居民的切身感受。 在隔离点,一个举着电视机的男人呼号起来。 他怒斥媒体,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 「我们被隔离了!」 在现实的俄亥俄州事件中,这样的案例再度上演。 毒云成为了各方势力角力的工具。 美媒隐瞒不报,含糊其辞。 其他国媒体则怒斥当地政府的不作为。 但所用的图片,却被扒出是挪用了此前的无关事件。 网络上,一些大V也闻风而动。 在没有确切报告的情况下,武断声称污染范围仅限于美国。 在整起事件中,亲历的受害者不被看到。 网友们迷失在各方媒介对撞的舆论战中,不辨真假。 这种情形,似曾相识。 《白噪音》的本意绝非预言,而是总结。 导演启用了很多闪回的视听语言,甚至刻意强调了Deja vu(法语déjà vu,意为似曾相识的既视感)。 意在揭露后疫情时代,每个人面对灾难的处境。 在经历了疫情这一全球性危机后,人类自筑高墙的行为变本加厉。 人本主义关怀,也被「立场」引发的骂战取代。 媒介时代,每个人都是错误信息的摇篮。 琐碎的聊天声、餐桌前的争辩、超市里的演讲。 手机里的科普短视频、真相揭秘。 这些都已经盖过了真相,成为当下时代的白噪音。 传播者与大数据互为因果,把用户困在混沌的后真相牢笼。 保持清醒,显得尤为艰难。 但只要坚持,也许终能触及真相。 「在某种持久而大范围的毁灭感之中,我们不断发掘希望。」
========== 转网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