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年轻人流行「反内卷」风潮。 逃离北上广,裸辞穷游开客栈……都是喊了多年的口号。 隐居、躺平,更成为不少人神往的生活方式。 年初,刘亦菲主演的《去有风的地方》火了一阵。 她饰演的许红豆,就满足了许多观众的想象。 辞去了北京五星酒店的经理一职,只身前往云南过起了悠哉的田园慢生活。 不过,剧里都是有一定美化的。 现实中的田园生活,更生猛,也更艰辛。 最近,网上就有一个纪录片火出了圈。 两个年轻人,逃离城市,来到山林生活,并且生了个孩子。 比较炸裂的,还是自己接生。 有了孩子后,也不结婚,甚至允许对方可以再找情侣。 这三观,可以说相当震撼了。 鱼叔忍不住来聊聊这部纪录片。
与《去有风的地方》里的女主类似。 片子里的女主人公古月,也曾是大都市白领。 她来自江西,今年35岁。 大学期间曾去台湾交换,之后又去往荷兰读研。 毕业后,落户上海,入职世界五百强企业。 在体验完了浮华的都市生活后,她开始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 男主人公杨树,来自四川,今年29岁。 他一直渴望贴近大自然的自由生活。 为此,差点和家里人闹掰。 「靠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感受真实的自然」 二人结缘于网络。 那时,古月跑到云南与当地的纳西族一同生活。 附近荒无人烟,她又孤身一人,住在帐篷里。 很快被村里上百个单身汉盯得直发毛。 她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把杨树请来撑场。 没想到,一来二去很是投缘,索性就在一起了。 两人花4000块承包了一片果园,连带着旁边的小屋。 有着半露天的厨房,虽然简陋,却五脏俱全。 平日里捡柴生火,可以看着炊烟袅袅。 屋内,一张小床上支着蚊帐。 古月和孩子睡里面,杨树睡在外面。 顶上还有一处堆放杂物的空间,被他们打趣地称为复式。 山下约50米处,他们另建了一间小房子。 如果两人吵架了,杨树就会识趣地下来暂住。 这反倒让他有了自由的根据地。 早上起来,随地上厕所也没人管。 天气凉快的时候,还可以裸体到处闲逛。 「这就是自由啊」 两人住着最简陋的土坯房,过着无人打扰的幽静生活。 就连生孩子,也是自己接生。 没有医生,也没请接生婆。 脐带也没剪,按土法子用纸包起来,等四天后自然断裂。 男女二人的关系,更是让网友大呼前卫。 有了孩子以后,他们也没有领证,转而尝试起开放式关系。 互相允许对方,可以再找男/女朋友。 古月会不时地鼓励杨树,让他多去跟别的女孩接触。 在她看来,男友还很年轻,缺乏两性相处的经验。 多去尝试,对他个人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并且,古月对婚姻本身也持怀疑态度。 她在山沟沟里,也喊出了不婚主义的宣言。 「婚姻迟早解体,因为不符合目前的时代需求」 看完全片,无数观众都被他们的三观震撼到。 打在弹幕上最多的两个字是,逆天。 远离城市的隐居生活,听起来总是美好的。 可只有长期置身其中,才能体味个中困苦。 电影《甲方乙方》中,就有一个尤老板,吃腻了山珍海味。 非要住在乡下,过过艰苦的日子。 体验开始前,还信誓旦旦地夸口,自己的伙食要比鸡吃的还次。 可没过几个月,他就遭了罪。 因为馋那一口肉,把全村的鸡都给嚯嚯了。 变得跟黄鼠狼似的,一到晚上眼睛就放光。 从此决心和鲍鱼龙虾睡一辈子,再也不下乡了。 而在网友看来,杨与古的生活更像是一场极端的实验。 隐居山林+开放式关系,可谓Buff叠满。 二人开诚布公的自述,也扒开了神秘的面纱。 更引得不少网友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质疑。 首先,卫生条件堪忧。 全家人喝的水,都来自半山腰的一股泉水。 晴天倒是还清澈,一旦下雨便会浑浊不堪。 但他们仍坚持不买纯净水,到附近的池塘打水喝。 其次,缺乏收入来源。 他们在果园种植了不少板栗,去年也有了第一拨收成。 可一千块的毛利,远不足成本费。 开源不利,只能节流。 为了省汽油费,杨树非必要不外出,每月支出200到500块。 此外,两人还严格践行着AA制。 古月那边每个月还有几百块开销,主要购置孩子需要的物品。 饮食上应省尽省,一日三餐主要吃素。 养的鸡是绝不会吃的,仅在盖房子时宰过一只,用来招待工人。 偶尔发现的鸡蛋,是不小的惊喜,也是宝宝主要的辅食。 不见荤腥的日子里,家里的狗子率先出逃。 在此之前,它动不动在半夜偷袭邻居家养的鸡。 物质条件的匮乏,尚且可以克服。 两人最大的矛盾,还是不确定的亲密关系。 对于他们的关系,网友打了个恰当的比方,鱼鸟之恋。 「鱼想透透气,鸟想歇歇脚,在海天相接的地方相遇。」 浪漫的修饰背后,是两人迥异的身份、认知。 杨树在小城镇长大,从未在大都市定居。 因为学历不高,工作也以体力劳动为主。 一些不友好的弹幕甚至称他为「3D人士」,归为底层弱势男性。 隐居,更像是谋求生存空间的无奈之举。 躺平,也仿佛逃避竞争的挽尊话术。 古月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附和。 无论是隐居,还是开放式关系,他似乎都没有主观驱动。 嘴上说着接受,内心还是做不到。 长期生活下来,古月甚至有了悲观的判断。 他只是恰好需求一个女朋友、性伴侣,乃至一位妻子。 于是,无限地迎合女方的观点。 即便现在的生活再特立独行,也算是实现了世俗意义的男性价值。 父母不再催婚催生,他的性需求也得以解决。 反观古月,一直被定义为都市精英。 在海外留学,在都市定居,给了她开阔的眼界。 她选择隐居,是为了治愈自己的城市病,寻找一种深刻的情感连接。 她曾在上海崇明区租了一亩地,体验「半农半X」的新农人生活。 在种地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哲学上的思考。 她以低物欲的生活,远离快节奏的都市。 在更贴近自然的同时,也重新审视着人群与自己。 这似乎也践行了《树上的男爵》中的核心理念。 「居住在树上,背过身来与人们拥抱。」 而杨树呢,在不久前发布了一条视频。 分享日常间,煞有介事地晒出畅销书,惹得网友群嘲。 当然,涉猎不存在孰优孰劣。 但,二人的种种差异,也为他们的关系画上悲观的问号。 距离真实可行的开放式关系,他们还差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富足的物质基础,二是统一的精神世界。 随着片子的传播,男女主的生活引发了网友很多思考。 除了对「隐居」有了全新的认识外,还是回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究极命题: 人究竟该如何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很多网友看来,古月是又一个恋爱脑女主。 导演峰哥也曾向她发问,为什么要为杨树生孩子。 不曾想,古月一句话扭转了局势。 「女人为男人生孩子这句话,就已经错了。」 其实可以看出,古月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女性。 从母亲身上,她看到了现代婚姻对女性的束缚,因此拒绝被传统价值观规训。 对她而言,山林生活中的男女关系更为纯粹。 她对杨树的依赖,完全出于对体力支持的需求。 相较于情侣,更像是当下年轻人常说的「搭子」。 但遗憾的是,即使远离社会,也很难摆脱他人的干扰。 孩子的出生,超出了古月的计划。 虽然她表现得泰然,但无可否认,她很难再轻易地抽离现在的生活。 相比之下,杨树更加欢喜。 他知道古月的优秀,时常害怕失去她。 一个孩子,是最牢固的捆绳。 古月本以为找到了一个灵魂伴侣,结果却重新掉入了再常见不过的生育圈套。 而在孩子身上,这种捆绑仍在延续。 没有户口,不打疫苗,还缺少科学的营养。 隐居山林是成年人的修行,也可能是孩子的受难。 镜头后的导演,也忍不住发言劝导。 「孩子的话还是应该营养健康一点」 在育儿方面,古月有着自己的偏执。 她在城里长大,长大后又奔波于都市中。 缺乏接触大自然,是她儿时的残念。 孩子,成为了她弥补遗憾的载体。 她要给其一个自认为应有的童年。 但,自以为好的安排,未必是合适的。 鱼叔想起了一部电影《神奇队长》。 片中,作为高知的父亲带着六个儿女躲进山林,全心全意地试图将他们培养成出色的成年人。 他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教授孩子们打猎,采集果实,几乎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可当他们不得不进入文明社会后,孩子们纷纷怨恨他的选择。 相似的故事,在现实中也曾上演。 著名作家马原,隐居在西双版纳南糯山。 一直拒绝让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儿子就医,荒诞地认为茶园生活就能治愈疾病。 直至儿子于13岁夭折,他也毫无悔意。 片子结尾,导演问道: 「如果孩子生病了那可怎么办」 这个问题好似一根针,将泡沫瞬间扎破,令两人陷入沉默。 他们曾经经历过孩子发烧,用放任自愈的方式渡过了危机。 但,万一生了大病,是不可等量齐观的。 没有足够的积蓄,也没有购入保险,他们并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 而古月自己,也曾有过一次深刻的感悟。 当时,两人大吵一架,杨树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 丢下古月一人带着孩子,在山上过了一个星期。 那几天又偏偏赶上连绵雨天,常常断水。 古月深深体会到了,在缺乏电器的情况下,一个女人带孩子是有多么的不易。 「我以前会抱怨这个现代社会,但我现在一想,我很追求的女性独立,其实依靠这个现代社会的。没有这个现代社会给女性就业的机会,没有这些电器解放女性的家务,我们女性的独立是很难的」 人,终究是社会的人。 尤其在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所谓的隐居,似乎已经变成一种透明的荒诞。 但,正如人们认定杨与古二人不该限制孩子的未来那样,我们也无法干涉他们的生活。 成为社会阵场上的勇将,还是与世无争地安然休息。 说到底,都是个人的选择。 重要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