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对名字的避讳——等级背后的禁忌
本頁主題: 对名字的避讳——等级背后的禁忌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夜来临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51
威望:110 點
金錢:3605 USD
貢獻:1800 點
註冊:2024-02-03

对名字的避讳——等级背后的禁忌

避讳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避讳主要是对人名的忌讳,如父母祖辈、君王官吏这些在等级或地位上高于自己的人。除了对人名的避讳,某些字眼也在忌讳之列,如“死”字,包括现在所认为的数字“4”。

古人对“死”的说法可谓是一大奇观。从等级上来看,皇帝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士人死掉叫不禄,平凡人死称死。

然平常人死也有很多称呼,我们至今仍然还在用,“走了”、“老了”,还有什么“翘辫子”了,“挂了”。仿佛言说“死”字会给人带来不吉利一样。

在中国古代避讳最为频繁而成为一种现象的是对姓名的忌讳。对姓名的忌讳源于原始时代人们的认知局限,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说:

“印第安人把自己的名字不是看成简单的标签,而是看成自己这个人的单独的一部分,看成某种类似自己的眼睛或牙齿的东西。他相信,由于恶意地使用他的名字,他就一定会受苦,如同由于身上的什么部分受了伤一样会受苦。”

把名字等于与自身的某一部分,认为姓名受到了侵犯,自身就受到了某些侵犯,普遍存在原始社会之中。这样的观念并没有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而消除,反而社会化和等级化了。

避讳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成为了特殊的权力话语。

《史记》中多次称“楚”为“荆”乃避讳楚襄王子楚。农历十二月又称为正月,正字有两个读音,其中一个是第一声,正是避讳秦始皇“政”而形成的,除了同音“征”读第一声外,还有一个写法叫“端月”。马王堆出土的汉朝版《诗经》,“邦”代“国”,“满”代“盈”,“修”代“长”。汉文帝刘桓的“桓”以“常”代替,甚至于神话中的姮(heng第二声)娥仙子也被写成了如今为大家熟知的嫦娥仙子。从秦朝起几乎每个朝代都对避讳有着严格的规定,犯了禁忌的会被认为大逆不道。在宋朝明确规定科举之时,考生不得写避讳的文字,夸张的是,每个宋朝皇帝明明一个字却要避讳几十个字,高宗,除了本名“构”字外,还须避篝、媾、购、彀、句、够、佝等同音字,竟达五十五字之多。

避讳文化发展到后来,人们是避无可避。明朝朱元璋时,有大臣上贺表赞美朱元璋“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看了非但不高兴,还气得差点吐血。他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当和尚的经历,觉得是在讽刺他,生同“僧”,光等于剃头,立刻下令砍了那个大臣。

还有一次,僧人写了一首谢恩诗,里面有一句是“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很显然这位僧人在自谦和赞美老朱的明朝。但是朱元璋凭借着自己那自学的两把刷子又开始了解字,他觉得“殊”可分为“歹”和“朱”,和在一起是骂他歹朱,而后面一句自然就是在说朱元璋不如陶唐古代圣王。朱元璋越想越气,也把他给杀了。

从人的心理角度去讲,很容易把自己的姓名视作特殊的符号。在古代,被晚辈和等级低于自己的人直呼其名就会觉得受到了侮辱。古人在名之外还发明了字,或许就是出自于这样的原因。而当权者则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避讳变成制度,神化自己,树立崇高的威信。如今避讳文化仍然残留在我们生活中,如给孩子起名的时候会避开长辈用过的字眼。称呼父母、长辈很少有直呼其名的。还有些人不喜欢别人叫他的名字,喜欢别人叫他的职位名。诸如此类。熟悉了古代的避讳文化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实。

赞(7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2-25 18:50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19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