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就好像时间的溺水者,没有了节点的概念,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的过去。这样空洞的情绪在夜晚更甚,你是谁?你在哪里?
你漂浮在漫无边际海洋上,穿梭在虚无缥缈的森林里,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你的眼被雾气蒙蔽,你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境。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这样写:
“孤独是相通的。一个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遨游,整日里一个人勾画未来回忆过去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这么说来,大多数人都免不了孤独,因为真正的知己有几个,如果有人能洞穿你的心思,有人能协同你的遭遇,有人能不懈关注你的动态,也许你并不孤独;但也许孤独的还是你,而不是孤独的那个人,因为他的世界是开放的,因为包容了你,而你的世界是封闭的,你的所观所感还是没有基于别人的体验和想法。”
最近看了电影《迷失东京》,导演索菲亚·科波拉以很文艺的胶片风格阐释了现代大多数人的寂寥情绪,她的灵感来自年轻时独身一人前往东京的旅行,她想通过镜头去触摸这些感性的影像。
影片里用细碎温和的镜头表现女主角夏洛特在陌生城市的乏味孤寂,她去神社听和尚诵经,雨天打着伞走在喧嚣的斑马线上,她去看电影发布会,去学习插花,去游戏厅,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她的孤独得到疏解。
这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或是古朴悠远的神社寺庙都与夏洛特有无尽的隔阂,她已经溺毙在陌生城市的深渊里,眼前的一切与她的内心格格不入。
她给朋友打了一通电话,诉说生活的无趣,可是朋友也只是听听而已,活着很忙碌,谁又能静下心来真正理解她。
她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挂掉了电话。
东京这座城市的另一端有着跟她同样无聊的人,哈里斯,一位过气电影明星,他正在这里拍广告,一口蹩脚英文的日本导演每天都让他摆一些可笑的pose。
夜晚回到宾馆,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也索然无味,让他昏昏欲睡,东京这座城市似乎无论什么东西,他都提不起兴趣。
直到遇见夏洛特。电梯是第一次,第二次在酒吧,两个孤独的灵魂彻底靠近了。
也许是情感世界的匮乏,我自己也不喜欢热闹,更愿意一个人看碟,读书或者敲字。这种无力的寂寥感是时刻存在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想逃离自己长期居住的城市,想去其他地方看看不同的人事和生活。
然而,我从来没有习惯于在陌生城市长期旅行,超过十天的旅行让我全身都不舒服,再久一点,内心中央的孤岛要被所谓的不安全感淹没了。
我的生活,也从来没有发生像影片那样的邂逅。
在东京跟着年轻人疯闹了一天后,哈里斯默默地把夏洛特抱进了房间,为她盖好被子,但暧昧仅止于此,他们没有继续下一步。
两人躺在床头彻夜长谈,交换了各自隐秘的心事。
哈里斯对夏洛特说,你并非无药可救。你还年轻,未来还很长,你还有很多时间去经历。而我的生活就这样一板一眼的过去了,你是我生命中的惊喜。
没有大道理,像是在寂静的夜里,独饮着红酒,聆听着古典乐,叙述着一篇悠长婉转的故事。
男女主角在东京街头奔跑,在KTV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年轻的力量在涌动,青春的夏洛特让步入中老年的哈里斯再一次鲜活起来。
怪不得导演感谢了王家卫,感谢他给自己带来很多灵感,影响了自己的创作。影片画面流光溢彩,每一帧的反影我都喜欢,搭配慵懒舒缓的音乐,让人咂摸不透他们是怎么开始又是如何结束。
片尾,哈里斯乘车前往机场,半路上他有意又似无意瞥见了夏洛特的背影。他匆忙跑过去,两个人在人潮汹涌中相拥在一起,哈里斯抚摸着夏洛特的头,侧身在她耳边不知说了什么。他在她唇边印下一个浅浅的吻。
夏洛特满眼泪光,转身说了再见,他们背道而驰。车离东京闹市区越来越远,掠过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东京的道路指示牌,他离回忆也越来越远。
这一生,有些人遇见了,就在一起;有些人,遇见了,很美妙,但却可能不会永恒,然而一样会对生命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一样陪伴、温暖了你的某段旅程。
在茫茫人海中,遇见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有趣的灵魂其实已很不易。
村上春树说:“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这一路,感谢遇见孤独的你,我们始终会相逢的。
赞(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