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猴王出得八卦炉,亮出七七四十九日炼定火眼金睛,推倒老君,翻出三十三天;奔到灵霄宝殿,舞一万三千五百斤定海神珍铁,变作万万千千,打得诸天神灵惊怕;玉皇大帝滚倒龙书案下,大叫:
“快请如来佛祖!”—— 这是 1986 版《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威风。
古往今来,人间天上,这般颠倒打滚儿的闹天宫,豪迈浪漫至矣尽矣。
所以读者们看后来西天取经,许多觉得有些憋屈:
大圣闹天宫纵横无忌,玉帝颤巍巍滚落尘埃。怎么五百年后,西去万里,遇到诸位菩萨的宠物,什么狮子大象,什么狗熊青牛,大圣都要抓耳挠腮呢?
我们当然可以扯出许多阴谋论。比如大圣在山下压着时,其他妖怪在勤练武艺;比如天庭诸位自扫门前雪,大圣闹天宫时只看热闹;甚至可以说,玉帝并不是真奈何不了大圣,只是借他之手排除异己……
然而稍微看看原著,便会发现:
在《西游记》原著里,大圣的威风,与之后的各类电视改编比,其实是打过折扣的。
《西游记》原著里,孙猴子先是欺负了龙王和地府,二位上天去告状;玉帝招安了猴子,让他当弼马温,猴子不悦,反出去了。
托塔李天王带儿子哪吒和巨灵神去征缴,未遂;玉帝招安了悟空,封了大圣;大圣仗着法力,偷了桃子、骗了赤脚大仙、喝醉酒把金丹当豆子吃了,再出门去。玉帝派十万天兵围住,二次征缴。请到二郎神,捉住了大圣,凯旋收工。老君想把大圣来炭烤了,不料猴子不怕烤,跳出来了。
原著里,大圣当日,一路打到灵霄宝殿前,被王灵官和三十六员雷将围住。
然后佛祖来翻手掌了。
即,大圣两次闹天宫,一次是飞贼盗丹,仿佛锦毛鼠白玉堂;一次是越狱发威,让天宫诸位围不下。
核心主题,是 “擒他不下、打他不死、近他不得”。
但要像电视剧里那样,闯进灵霄宝殿、打得玉帝滚倒桌案下,打得灵霄宝殿匾额粉碎,大圣却也没这样的实力。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书里面,西游途中,大圣也不能把诸位下凡的宠物与公务员随意殴打?
因为在书里,他最威风的时候,也只是让大家奈何他不得,并不真能为所欲为。
孙悟空的形象,一直在变化。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书中有个白衣秀士猴行者,是唐僧西去路上的向导。变化多端,见识广博,但倒也没天上地下的本事。
到元明杂剧时,孙悟空的形象甚至有点好色,喜欢调戏女孩子 —— 现在西游记小说里,这点戏份都分给猪八戒了。大家如果注意到,孙悟空也喜欢跟铁扇公主开开玩笑什么的,那都是以前元杂剧留下来的了。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这个存在,好在其多变,他是个美丽的玩笑:是个灵活油滑难以制服的玩家,并不是横推纵碾当者辟易的猛将。
一个猴子,学了法术,就可以欺负龙王、喝令阎王、当大圣、偷蟠桃、吃金丹,把仙人们耍得团团转。
西游途中,他可以为朱紫国王治病,可以在车迟国求雨,可以变为童男童女去戏耍金鱼怪,可以钻进铁扇公主和狮子精的肚子里,可以让乌鸡国王起死回生。
他的特色,不是无敌,而是多变与有趣。
在小说里,孙悟空的主要玩法,不是硬打,而是变化模样,扮演神偷。
比如对方有厉害的法宝,猴子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变化、潜入、偷听、试探。
要不然,就是个变戏法的。
比如在五庄观,他被下油锅,从容脱线。在车迟国,还跟三位大仙比猜动物,比砍头,比剖肚子之类。
他还很爱说 “生意上门了”、“这正是我的买卖” 之类。
则孙悟空的原型,其实不是个打架的,而是个灵巧有趣变戏法的神偷。
甚至他被十万天兵围困,与二郎神大战,到最后也是玩变化。
你变条鱼,我变只鸟,最后还变了个土地庙之类。这其实就是一场游戏的捉迷藏。
对孙悟空而言,从大闹天宫,到西游取经,都是一场玩笑。
所以他本来,该是很轻盈的。
但民间历来热爱传颂的,是战神:
是项羽破釜沉舟战秦国,是赵云在当阳长坂保护了阿斗,罗贯中就敢编出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史书说李存孝突阵骁勇,五代残唐评书就敢说李存孝带十八骑平了长安;史书里只说李渊有儿子李玄霸早死,评书就编出他锤震四明山,能把一百八十万响马打得剩六十二万。
好大圣,脚着藕丝步云履,身披锁子黄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手持定海神珍铁,十万天兵擒他不下。
这般英雄,古往今来的各国神话里,怕都找不出几个来。
之前聊到过,我国神话里,三个最叛逆也最能打的:闹天宫的大圣,闹海的哪吒,听调不听宣的二郎神 —— 细想有共通之处呢。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60 年代,中国动画片史上里程碑神作作品《大闹天宫》。
那里头,孙猴子在灵霄宝殿震碎托塔天王的宝塔,打碎灵霄宝殿,跳出天宫,在花果山扯起齐天大圣四字,睥睨天地,与天等齐。
没有如来佛祖,没有五行山,甚至没有西游,只有一个顶天立地、火眼金睛的豪杰。
《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先生,当年如是说:
“我们研究了《西游记》前七回认为含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虽然它是以神话形式写成的,但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的冲突与斗争。
因此在《大闹天宫》文学剧本中,戏剧矛盾集中表现在孙悟空与以玉帝为首的统治者之间,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孙悟空的勇敢机智、顽强不屈的性格逐渐成长成熟起来。
但是,由于原作者思想的局限性,在前七回里也还有一些消极和不够完美的地方,特别是考虑到美术片的表现特点,如果不提炼原著情节,适当地加以改编,有损于积极的浪漫意义的光采和深厚的主题思想。”
所以孙悟空的形象,一直在变化。
原著里传统意义上,孙悟空的主要形象,还是一个有趣的反讽者:
嘲笑一切已有秩序,是一只变幻多端神通广大自由自在的猴子。
1960 年代之后,加上了斗士的成色:
让他独扛十万天兵、诸天神佛、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把大圣从一个嬉笑的猴子,塑造成了一个战神。
于是,从原著的孙猴子重点被围剿、盗果、越狱;到《大闹天宫》的孙猴子打碎灵霄宝殿跳出天宫独立为王,到 1986 版《西游记》里,孙猴子的打到玉帝滚去龙书案下。
孙大圣,是从一个逍遥自在的秩序嘲笑者和破坏者,一个让维持秩序者奈何不了的猴子,慢慢追加了桀骜、顽强、不屈的战斗形象,终于成了一个战神,一个斗士。
也不奇怪:毕竟他本就是个秩序破坏者,不用墨守成规。
毕竟对每个想不羁地挑翻三十三重天秩序的少年而言,手舞定海神珍铁的齐天大圣,可比到处变化模样、为师父化缘的孙行者,要热血动人得多啊!
赞(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