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孙立平:历史上几则有关钢铁的故事(上)
本頁主題: 孙立平:历史上几则有关钢铁的故事(上)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马凡舒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271
威望:494 點
金錢:18890 USD
貢獻:30000 點
註冊:2022-09-07

孙立平:历史上几则有关钢铁的故事(上)

后来成为笑柄的那九万棵橡树有这么一件真实的事情:1807年,丹麦海军在哥本哈根的战役中被英国偷袭而全军覆没。为了重建海军,丹麦在战后种植下了90000颗橡树。200年后的2007年,丹麦林业局通知海军:“这批树木已经成材,可以拿去建造战舰了…”这件事情显得多少有点尴尬。


后来,人们据此做了多了许多引申。其中之一是说,历史上有些事情,当时看起来是在下一盘大盘棋,但到最后,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棋,甚至可能是一个笑柄。但在这个笑柄中,橡树是无辜的。因为在钢铁时代之前,橡树就是这么重要。按专家们的说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森林就意味着丢失制海权。因为那时候,战舰就是用橡木做成的。英国海军原来的军歌,就叫“橡树之心”。而一棵橡木要成为可以做战舰的板材,起码需要生长一百年。英国有一艘被永久保存的风帆战列舰,胜利号。这艘战舰在英国称霸海洋中功勋卓著。这艘名舰于1759年开始建造,1778年开始服役。据说建造时用掉了2000棵橡树(一说5000棵)。使九万棵橡树成为笑柄的是钢铁。


‌世界上最早的铁船,是英国布拉德利锻造厂于1787年制造的铁壳驳船试验号。这艘船的长度为21.05米,整艘船重约8吨,满載时最多可携带32吨货物,轻载时吃水只有8-9英寸。


尽管这艘船的桅杆、船帮、甲板还是用木头做成的,且动力需要外力如马匹拖拽,并不能自航,但船的主体结构是用铁板做成并用铆钉固定的。这艘铁船的出现,证明金属也可以用在船舶制造上,而且它比起木船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这标志着钢铁造船新纪元的开始。


实际上,还不仅如此,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钢铁时代的到来。原来是船是由木头做的,现在可以用钢铁来做了。原来的桥是用木头石块水泥来建的,现在可以建钢铁大桥。原来做房子是用茅草、木头、砖头瓦块,现在用钢筋水泥。钢铁成了人类社会的新骨骼。


中国曾经有个事情叫大炼钢铁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段大炼钢铁的往事。


百度是这样记载的: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但其最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此前不久,苏联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同时,赫鲁晓夫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赶上和超过美国。在此背景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提出各自的赶超目标,中国提出的目标则是在15年赶上或超过英国。而最主要的指标,就是钢产量。


六十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其中的功过是非早有定论。我们这里感兴趣的是,超英赶美为什么要大炼钢铁?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当时,钢铁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工业的骨骼。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芯片一样。


从近代史看,大国的兴衰更替,无不与钢铁、煤炭等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在这本书里,戴蒙德分析了枪炮、病菌与钢铁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钢铁代表了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生产钢铁工具和武器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文明在农业、战争和贸易中具备了优势。


他特别举了一个战争的例子:大航海时期西班牙殖民南美时的卡哈马卡战役。当时是169名骑兵加步兵对战80000名印加土著人,结果是,西班牙人大获全胜,印加帝国皇帝被俘虏,全部黄金足以充塞满一间房间。在这场战役中,西班牙人凭借的是什么?就是由钢铁做成的盔甲与武器。


可以说,钢铁带来了胜利与征服。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毛泽东的那句话了: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这在当时是有道理的。但也有一位朋友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赶英超美的口号是1958年前后提出来的,即钢产量15年赶超英国和50年赶超美国。事实上,在口号提出的15年后,英国钢产量2665万吨,中国产量2522万吨,接近英国;在口号提出的37年后,中国就以9500万吨的数字超过了美国。


但我们真的就凭此实现超英赶美的目标了吗?

赞(20)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04 14:1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06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