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上次在3000点左右写股市过去不到短短的两个月,上证指数已下挫到2700点,跌幅高达10%。而真正的看点则是几个回合的“3000点保卫战”打下来,股市的消息面归于沉寂,即便跌到2700点也悄无声息:政府躺平了。
股指不是统计局统计出来的,而是靠一家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流入股市的真金白银堆出来的。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现状,中国经济发展好,则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就会好;流入股市的资金反映的是资本对上市公司未来的信心,因此股市整体上也能反映中国经济的未来,资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未来,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越有信心,则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这两点构成股市最重要的“基本面”。政府最终不得不放下股市这张脸面的原因无非是股市的基本面已经走坏:一方面,从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来看,A股上市公司出现整体性的营收和利润下滑(-1.4%和-2.3%),这已经是连续两年出现整体性下滑,而且下滑的行业面还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股市资金持续流出,说明内外资投资者均不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A股的成交量每天都可以看到,公布不公布北向资金净流入数据只取决于你想不想掩耳盗铃。
股指毋庸置疑是“面子”,但是大家都知道,面子这东西是氪金的……股市下跌没有救市的政策或动作出来的时候,可能说明金也氪得差不多了。其实,在A股基本面走坏的情况下,拿钱出来救市无异于肉包子打狗,而且还会助长投机。不到两个月时间股指下跌10%,很大可能确实是没钱了。实际上,西方国家极少直接干预股市,更多是在维护股市的基本市场秩序,更不会为了某一个点位而进行干预。所谓的“救市”救的是股市的基本面:经济本身:不管是在大危机出现的时候采取注资、收购不良资产等激进的财政手段,还是在经济过热或增长乏力时采取诸如利率等更灵活的货币政策,都不是为了救股市而是救经济。
最近养老金引起很多关注:一方面延迟退休已成为现实;一方面则是要将社保缴纳年限从15年增加到20年。此前,养老金还可以通过持续提升社保缴费基数的手段来维系增量需求。社保基数的提升显然说明居民的收入在上升,居民收入上升显然说明经济在增长,所以我一直说中国的统计工作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技术”。现在,通过延迟退休和延长社保缴费年限直接压缩未来养老金支出规模的做法说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在未来已不可延续。显然,这是导致社会保障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和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一样,人口生育显著高峰期和低谷期导致的结构性周期矛盾和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引致的绝对老龄化所导致的总量性矛盾也是中国在十年到十五年后就会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出了问题,企业效益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已无法支撑社保收入的持续扩大。2024年1-7月,无论是企业所得税还是个人所得税均出现了超过5%的跌幅。
A股面临的真正挑战并不是股指会有多难看,更不是有没有钱救市,而是股市的“养老金”正在枯竭。和人口老龄化对社保的冲击一样,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依赖于不断有新鲜健康的血液注入。正如我在“胡锡进不明白为什么股市常年在3000点”一文中所写,美国股指之所以不断走高是因为美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进化,从1960年代至今,标准普尔500指数新增和退出的指标股超过1200多家。前几日路透社一篇说中国获得投资的创业公司数量断崖式萎缩的文章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质疑其中数据的准确度。其实不管数据的准确度有多高,有一点我想应该没人否认:现下的中国几乎已经没有PPT融资。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断崖式萎缩了。而时光倒流只需几年,2017、18年的风险投资都还在大量的PPT中试图嗅出“明日之星”。整个创业投资市场的大幅萎缩说明中国经济首先在种子阶段的规模上就输了,而存活率和成功率只是种子数量的一个概率问题,更不要说因为资本市场的竞争最终输入到美股去的新鲜血液可能是大多数。A股的“老龄化”才是真正需要担心的战略性问题。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我们看新股发行的两难困境就知道一二。新股是股市的新鲜血液,是推动股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为什么监管层会匪夷所思地在新股发行上举棋不定?说到底就是排队想在A股上市的新股虽新,却未必健康。如果都是像什么OpenAI这样的公司在排队,甚至会彻底改写大A股整个市场。显然,排队的公司不能为A股吸引来更多的全球投资者,只能内循环玩圈钱游戏,这样一来又只会让股市质量越来越差。眼下的新股发行都如此纠结,极速萎缩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投市场会对A股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你敢想?
A股有没有未来,有没有养老金,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创投市场的发展,这不是通过银行体系超发货币可以解决的,需要的是信心和预期;这也不是通过集中资源可以办的大事,需要的是基于规则的秩序。
赞(97)